首个特异性治疗手足口病、风险低、投资前景好的一类新药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22日 来源:
项目背景 :
手足口病是亚太地区常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感染五岁以下儿童, 严重时会造成死亡。亚太地区每年有两百多万儿童患者,但目前还没有特异性的治疗药物,由于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手足口病还将处于高发态势。虽然多数手足口病患者只有轻度症状,但有大量患者显示出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脑膜炎、脑炎、脊髓灰质炎样麻痹、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等。医生认为对轻度症状的儿童患者也需要进行治疗,以降低后期严重的并发症产生的风险, 但目前又没有专门治疗手足口病的有效药物。因此,市场急需这类针对手足口病的特异性治疗药物。
技术内容 :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苏拉明能有效抑制目前致病率最高的EV71 和 CVA16 手足口病病毒, 小鼠和猴子的体内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一结论。目前临床前药代、药理及毒性实验已经完成,预计 2015 年可获得临床批件,进入临床试验。 苏拉明已是临床药物,目前在非洲作为抗寄生虫药已安全用于治疗婴幼儿。 由于治
疗手足口病所需剂量远远低于目前临床使用剂量,因此开发风险很低。同时,苏拉明在非洲之外没有上市,在中国和亚太地区将是一类新药,没有老药新用的常见问题(off label use)。
竞争优势 :
本项目是一个集聚下列竞争优势、市场前景好的优质投资项目:
1. 市场需求迫切, 前景良好: 全球每年有两百多万儿童患者, 但目前市场空白, 没有手足口病特异性治疗药物。 2012 年仅中国的患者就达 217 万, 预计潜在市场可达每年几十亿人民币。
2. 开发风险低:苏拉明已是临床药物,用于治疗手足口病剂量低,安全性无风险。
3. 开发速度快:手足口病是急性传染病,临床试验周期短,中国发病人数多,预计临床 I/II 试验可在一年内完成。因此,该药很有可能在 5 年内被批准,成为第一个特异性治疗手足口病的上市药物。
4. 已申请专利,在国内外可自由实施。
5. 具有中国科学院巴斯德研究专家团队提供专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