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技资讯 >> 县内

矿山里传出了钢琴声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1日    来源:

 洛舍镇东衡村曾经是远近有名的“矿村”,经过十几年的转型,矿地复垦变成了良田,轰隆隆的采矿声销声匿迹,悠扬动听的钢琴声在这里飘扬。
  东衡村变了,连带着当地百姓的生活也变了。村民俞荣仁一家世代生活在此,30多年来,跟着村里的变化,俞荣仁数次转职:从砖瓦厂工人、矿场股东,到现在的钢琴企业老板。他说,从重效益轻环境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村里美了环境,百姓富了口袋,家家户户过上了让人羡慕的小康生活。
  时钟回拨。1999年,在砖瓦厂工作13年后,俞荣仁入股矿场,干起了采矿生意。那时正值镇里采矿业兴盛,仅东衡村一个村子就有18家矿场。“采矿虽然挣钱,但是带来的副作用非常明显。”俞荣仁说,漫天的尘土、运输车“轰隆隆”的噪音,就是镇上的标志。
  因为长期污染,当地人的居住环境都蒙上了一层“阴影”。“严重的时候,村民连窗子都不敢打开。”俞荣仁说,大家也逐渐意识到,采矿带来的经济收入很可观,但原本美丽的东衡村慢慢变了样。为了改变日益恶化的环境状况,2008年,东衡村陆续关闭矿场,寻求转型。也就在这一年,俞荣仁和许多村民一样“失业”了。
  闭矿后,俞荣仁开始积极找寻其他出路。看到东衡村钢琴产业的良好趋势,凭借着儿子在钢琴厂学习的技艺和儿媳的外贸工作经验,俞荣仁开办了博兰钢琴厂,从矿山老板变成了钢琴企业老总。
  钢琴行业虽然污染少,但一台钢琴包含8000多个零部件,需要300多道工序,技术要求高。怎么才能办好钢琴厂?俞荣仁将重担交给了儿子俞旭明。“刚开始工艺不成熟,只进行一些简单的半成品组装工作,工人总共不到10个人,几乎也都是亲戚朋友。”俞旭明说,由于各方面发展并不完善,第一年组装的钢琴还不到300台。后来,俞旭明和父亲商议,从宁波引进了两名精通钢琴制作的核心技师,同时把琴厂的重心转移到较复杂的钢琴整体组装生产,还创立了自己的品牌BOZINA钢琴。
  生产数量、质量保证后,如何提升销量成为头号难题。这家东衡村土生土长的钢琴品牌并没有多少知名度,客户从哪里来?
  为了拓展客户资源,俞旭明与妻子组成二人销售团队,前往全国各地琴行拉订单。“国内许多琴行针对学生做钢琴培训课程,他们需要的正是价格实惠的立式钢琴。”俞旭明说,虽然第一笔生意往往不会太大,但老顾客的单量会明显增加。2012年,该琴厂的钢琴年销售量达800多台。
  2018年对俞荣仁一家来说,又是重要的一年。同年4月份,俞荣仁将企业搬进了村里的东衡众创园。该园区由村里统一建造,供村里的钢琴企业使用,使原本分散的钢琴企业发挥出产业集群效应。
  现如今,博兰钢琴厂已经从1200平方米的小厂发展到13500平方米的现代化企业。员工数量增长到了45人,并且分工明确。钢琴年销量也增长到了2000多台。

合作单位

主办: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版权所有: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地址: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中兴北路1088号7号楼4楼 浙ICP备18044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