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
所在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科技资讯 >> 县内

“大院大所”撑起德清高质量发展底气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6日    来源:

位于湖州莫干山高新区的浙江欧诗漫晶体纤维有限公司日前传来好消息,该公司携手中科院上硅所德清基地专家团队,联合攻克了产品纤维长度短、强度低等核心技术难题,填补国内技术空白,实现高性能氧化铝纤维棉及针刺制品产业化。
  这是德清县探索建立“研究院+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的生动案例。近年来,该县聚焦企业技术攻关、产品拓市、链条延伸,推动研究院与企业资源共享、深度合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我们要借智‘最强大脑’,打通高新技术研发、高科技成果转化、高科技人才引进和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四个通道’,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德清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已引进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等高校院所产业技术研究院24家,惠及县内企业600余家。今年,德清还成功引进了华为鲲鹏人才培养创新中心等8个研究院经济项目、2个院士项目。
  随着高精尖人才不断涌入,该县趁热打铁,新建省级“千人计划产业园”和2个国家级科技孵化器,通过“一院一园一基金”模式,加速研究院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不久前,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园聚乳酸类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技术,就通过与浙江诺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转化为产业化项目,形成年产100吨的工业级聚乳酸产品和20公斤医药级聚乳酸高分子材料。
  一边开展原创科研,一边将科研成果转化落地。目前,一条以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愈发清晰。在雷甸镇,省涡轮机械与推进系统研究院和鼎力机械联合研制新型曲臂,帮助企业疫情期间实现销售超25亿元,逆势增长56.8%。据悉,雷甸镇与意大利研究院、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建成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引进10余名专家学者协同研发新产品,获得各项专利60余项。
  “来德清,就是要孵化产业化项目,将核心技术在这里变为产业。”省涡轮机械与推进系统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研究院的孵化项目海骆航空,注册7个月就成功研制国内首台直径最大的立式高速旋转试验台,9个月销售突破2100万元,税收突破200万元。原来,德清县设立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等500亿产业引导基金,大力引育孵化产业化项目落地,招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目前已孵化引进各类科技型企业108家。
  在一家家“大院大所”的带动下,德清创新氛围愈发浓厚。通过聚焦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德清县引进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德清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02.93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0.2%。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达3.01%,全省县域排名第三。 

合作单位

主办: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协办: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版权所有:湖州迈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德清县科学技术局

地址: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中兴北路1088号7号楼4楼 浙ICP备18044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