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卓通讯:小元件干出大效益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28日 来源:
70台注塑设备开足马力,不同型号的元件源源不断地生产了出来。经过组装、装箱,装配成型的光纤适配器将被运往全国各地,广泛运用于智能电网、数据中心等领域。这是昨天记者在浙江至卓通讯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火热生产场景。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光纤适配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至卓通讯近两年搭上了行业的东风。“国家大力推动5G创新发展,整个光通讯行业迎来了机遇。我们生产的光纤适配器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原先杭州的厂区已经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了。”至卓通讯生产部经理张娥说。
2019年3月,在德清经开区原乐安木材市场区块,至卓通讯正式破土动工。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面对高温、疫情、梅雨等不利因素,工程始终没有中断。今年6月,德清经开区特意为企业开辟了绿色通道,对部分已竣工的厂房实行了单体验收,为企业抢抓机遇扩大生产保驾护航。9月,至卓通讯通过主体竣工验收,进入了投产阶段。
新厂区,新设备,新征程。随着设备设施的日益完善,至卓通讯迸发出了澎湃活力。至10月中旬,产值达到了1000万元以上。
让人好奇的是,小型号的光纤适配器只有指甲盖大小,至卓通讯如何依靠这一产品做出大效益?“你在注塑车间看到的,只是光纤适配器的外壳,真正含有科技含量是藏在里面的白色元件,也就是陶瓷套管。”武光强有些自豪地说。作为至卓通讯陶瓷套管生产部部长,他见证了陶瓷套管的整个研发过程。
“陶瓷套管的原材料是氧化锆粉体,传统生产工艺非常依赖人工。我们公司的研发团队用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在浙大等高校院所的帮助下,实现了从氧化锆粉体材料到陶瓷套管改性、成型的全自动化生产,单个生产成本从原先的三四毛降低到了五六分。”武光强说。1000多个日与夜的努力,换来的是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成立于1999年的至卓通讯一跃成为国内大规模生产陶瓷套管和光纤适配器的企业。
记者发现,在占地29亩的厂区内,至卓通讯仅建设了一幢厂房。“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企业拿地并不容易,动辄几十亩的土地必须‘排队’。所以我们利用有限的发展空间,建设了六层楼的厂房,重型生产设备放在一楼,组装、仓储等环节放在其他楼层,基本可以满足目前的生产需求,预计11月中旬可以实现2000万元的产值,达到规上企业的最低门槛。”张娥解释道。
值得一提的是,采取“工业上楼”模式的至卓通讯在德清经开区并不是个例。目前,德清经开区共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家,大匠智能、努特科技等都选择了向天空要空间,向集约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