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名称: | 北京师范大学 | 级别: | 国家级 |
地 址: |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科技楼A区224室 | 邮 编: | 100088 |
联系人: | 潘耀忠博士 | 电 话: | 010-62206037 |
传 真: | 未填 | E-mail: | pyz@bnu.edu.cn |
网 址: | http://www.bnu.edu.cn | ||
单位简介: | |||
学校校园总面积为1048亩。现有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在校学生2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7000余人,研究生5000余人,留学生1000余人;继续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学生100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近2500人,有15个学院,12个系,12个研究院、所、中心。 学校在"七五"、"八五"期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十所大学之一。"九五"期间,又被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设计划;在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作为有特色的重点大学得到了国家和北京市的支持。 2002年8月24日,教育部、北京市签署重点共建北师大的协议,在"十五"期间,除对学校的正常经费安排外,教育部和北京市各向我校投入建设经费6亿元人民币,支持北京师范大学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这是"十五"期间教育部、北京市第一个重点共建的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基地之一。我校教师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973"项目3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973"项目10项;承担国家"863"项目7项,其中主持2项。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2位;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7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在这些成果中,由白寿彝教授主编的22卷本巨著《中国通史》被誉为20世纪中国史学压轴之作,受到江泽民总书记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江总书记直接写信祝贺。2001年获"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1项,李小文教授当选为中科院院士。2000年我校被SCI收录的论文列全国高校第13位,2001年列第15位(如按人均指标计算,处于全国高校前列)。2000年全校科研到位经费8500万元,2001年突破1亿元,比1996年翻了近4番。人均科研绩效在全国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学校在2001年获准建设北京市大学科技园的基础上,2002年又获准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 |
|||
已发布的成果: | |||
无 | |||
推荐院校: | |||
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