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名称: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级别: | 国家级 |
地 址: | 太原市桃园南路27号 | 邮 编: | 030001 |
联系人: | 孙予罕 | 电 话: | 0351-4040491 |
传 真: | 0351-4041153 | E-mail: | |
网 址: | http://未填 | ||
单位简介: |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于1954年在大连创建,命名为中国科学院煤炭研究室。1961年迁至太原,1963年扩建为中国科学院煤炭化学研究所。1965年至1978年间曾改名为燃料化学研究所,1979年复名为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现有职工654人,其中科技人员432人,有中科院院士1人,研究员(含正研级高工)44人,副研究员和高级工程师111人,中级科技人员185人,初级科技人员92人。现有在学研究生116人,其中博士生73人,硕士生43人。另有博士后1人。 山西煤炭化学所主要从事煤炭能源高技术研究与工作。1997年山西煤炭化学所明确了自身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和方向、确定了在我国科技发展整体目标格局中的定位,即从事煤炭能源转化应用与发展研究,解决我国煤炭能源高效洁净利用及其相关领域的关键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同时重视精细化工和新型炭材料技术与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三者统筹兼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尽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山西煤炭化学所理工兼备,学科配套,已形成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发展研究较为完备的结构体系。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由年轻科技工作者担任室领导,已形成年富力强、业务水平高的科研群体,在“863”能源主题、煤基合成气和天然气优化利用、煤化学、环保技术等方面开展多项前沿课题研究。煤炭转化中试基地已逐步过渡成为煤炭能源化工工程研究中心,进行的灰熔聚煤气化技术的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可用于联合循环发电过程,可以制成中低热值的燃料气;开发的煤制合成气技术,可改变现行的合成氨造气用块煤的工艺路线。在煤基合成液体燃料方面,进行煤基合成油-蜡联产、油-烯烃联产、高效浆态床FT合成与高油收催化剂及其工艺等开发工作。这些项目的应用前景广阔,将为国家的能源发展作出贡献。 山西煤炭化学所继续推进煤转化两大项目的工程化。在江苏镇江大港进行的灰熔聚煤气化炉2.4米工业示范试验,1997年已完成土建和部分装置的制造和安装。煤基合成液体燃料技术开发,在“八五”期间完成2000吨/年工业示范试验基础上,承担了院“九五”重大项目,如解决煤基合成油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问题,完成了50万吨/年煤基合成油厂预可行性研究,为煤基合成油工业化提供设计依据。 山西煤炭化学所以石化产品加氢精制催化剂和超临界萃取为代表的精细化工技术,在国内推广应用近20个厂家,每年为国家创直接经济效益上亿元。山西煤炭化学所开发的聚丙烯腈炭纤维和沥青炭纤维生产技术在国内居领先水平,为10多个研究所应用。其中,连续化生产活性炭纤维织物高新技术,首先转让给本省地方企业,受到山西省主要领导的称赞。 |
|||
已发布的成果: | |||
无 | |||
推荐院校: |